警告!银行刚兑已破,接下来怎么投最稳妥?

在往后的日子里,每一个投资者都要审时度势,武装自己,理性判断。

上周,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战略入股恒丰银行。

警告!银行刚兑已破,接下来怎么投最稳妥?

作为 12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恒丰银行总资产过万亿,在全国各地设有 16 家一级分行、2 家总行直属分行,分支机构总数达 346 家。

但这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这几年却一直被各种负面新闻围绕。

连续两任董事长因贪腐被查、高管内斗 + 私分过亿公款、内部治理混乱、不良率连年攀升、拨备覆盖率连年下滑、资本金严重不足 ……

警告!银行刚兑已破,接下来怎么投最稳妥?

先有包商银行被建行托管,后有锦州银行被工行、中国信达、中国长城资产入股,这下恒丰银行的问题直接轮到更高一级的汇金公司出面 ……

要知道,中央汇金公司的重要股东职责由国务院行使。中央汇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国务院任命,直接对国务院负责。

在恒丰银行之前,中央汇金公司总共也就持股了 5 家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四大行加上一个光大。

乍一看去,有种五个壮实的亲儿子之外,突然多了一个不争气的败家野孩子的感觉 ……

菜导此前说过:不管是包商银行、锦州银行,还是上周被汇金入股的恒丰银行,背后都在指向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实——金融去杠杆大背景下,银行的不败神话正在消失。

中小银行,成为了经济出清的最后一里路。

大众有所不知的是,在中国,中小银行的待遇与国有大行是不一样的。

菜导前面说了,能从一开始就被汇金这样的公司全力支持的,只有几大行这样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亲儿子。

其他中小型银行,不敢说完全是个没人搭理的野孩子,但至少必须凭自己的本事在市场的风浪里打拼。

毕竟国有大行起步早,国民信任度高,大部分对公业务和储户存钱都会选择国有大行。

另一方面,央行印钱投放流动性,也是先投放给国有大行,再由国有大行负责投放出去。

说白了,中小银行要看国有大行的脸色。

既然中小银行拉存款困难,生存压力大,那该怎么办呢?同业存款由此开始走红。

简单地说,就是找其他银行拉存款。目前主要由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然后从国有大行 ” 借出 ” 存款。

一来二去,中小银行就等于拉到存款,有存款了就可以放贷,然后再偿还国有大行存款和利息,赚中间的利差。

但是既然要赚利差,那就说明两个利率存在差值。

中小银行想要拉同业存款,利率自然就要比正常的高。而且要保证通过放贷赚到利差,贷款利率自然也要比正常的高。

说明什么?说明贷款的质量比较低,利息高风险也高。

在高成本的压力下,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坏账率都比较高,包商银行就是其中的典型。

话说回来,之前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多数野孩子是要比亲儿子们活得滋润的。

不说别的,光员工薪酬的部分,很多小银行的平均薪酬都可以秒掉四大行。

但表面的风光,终究掩盖不了底子的单薄。

中小银行这些年来,玩的几乎都是高风险的游戏,有些中小银行已经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同业空转游戏、违规代销产品、银行萝卜章游戏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接踵而来。

警告!银行刚兑已破,接下来怎么投最稳妥?

在一个经济闭环中,银行夹在央行与企业、储户之间,承担起盘活资金的角色。

如果银行出了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央行印钱流不出去,企业贷款和储户存款也没办法形成有效循环。

虽然表面上是一家包商银行,但是里面却牵扯着储户存款和企业贷款,还有大量的银行同业存款。

如果一家银行出现问题,还不起同业存款,就会牵扯到其他银行。其他银行的存款可能也是同业存款,结果又牵扯另一家银行。

一层接一层,一环接一环,资金通过空转嵌套等等搅拌在一起,谁也无法独善其身。

不管,银行可能都会被拖垮,管了,银行还敢接着这么干。

所以,之前被建行托管的包商银行,对客户权益处置安排是:

5000 万元以内的同业负债施行全额兑付;5000 万元 -1 亿元的同业负债仅兑付本金;1 亿元 -20 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 90% 本金;20 亿元 -50 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 80% 本金;超过 50 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 70% 本金。

说白了,从包商银行这开始,百分百兑付的银行刚兑史被打破了。

而且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曾经表示,在完成包商银行的清产核资之后,可能要对银行进行重组。

虽然暂时没有波及所有储户,但是却敲响了金融市场的警钟。

没有人再去兜底银行,打破刚兑也势在必行。

毕竟银行是顶层建筑,如果出了问题,牵扯的就是系统性金融风险。

如此隔离银行存在的风险,成为打破刚兑的最大难题。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18 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 32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5 万亿元,同比增长 8.5%。

32 万亿元的银行理财,规模位居资管市场的首位。

在打破刚兑的周期中,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里面存在刚兑、嵌套、通道、资金池等等旧毛病,一旦出了问题,银行该如何承担?

这就是为什么在资管新规之后,银行需要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原因。

一方面为了规范银行理财的运作,另一方面更是便于切割银行的责任。

刚兑需要打破也必须打破,但是只能让理财子公司去打破,不能轻易把银行拉下水。

就像工行在救锦州银行的时候一样,并不是以工行自己的名义去救,而是以工银投资的名义去救。

仅作为财务性投资,并不纳入工行并表范围。

该保的还是得保,该打破的还是得打破,如何保如何打破,监管正在做出选择。

如今的中小银行,有些坏账率已经没法看下去了。

比如 2018 年震惊市场的某些农商行:河南修武农商行 2017 年不良率高达 20.74%,还有贵阳农商行的 19.54%,邹平农商行的 8.7%。

2019 年开始扩散至城商行,本溪银行 2018 年净利润骤降 72.77%,不良率攀升至 7.42%,还有被接管的包商银行,被出资入股的锦州银行。

随着监管一层一层地剥开银行的问题,中小银行刚兑被打破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

就像那句耳熟能详的警告所强调的那样: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了,银行体系问题再怎么多,也还是中国金融系统最重要的一环。在全球金融战一触即发的当下,监管不会像对待 P2P 行业那样主动刺破风险,该帮的还是要帮。

在刚刚结束的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中,也对此明确表态:

” 稳妥处置化解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妥善应对输入性风险和金融市场波动。”” 坚持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多兼并少破产,促进形成审慎理性的金融文化。”

稳妥处置化解在先,多兼并少破产在后。多少给某些底裤都已经亏空的小银行吃了点定心丸。

但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在往后的理财投资过程中,都必须谨记以下几条注意事项:

1.去刚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要尽可能选择管理能力较强的机构投资。

2. 不管是买啥产品,都要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属性,尽量摸清楚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什么。

3. 不了解的产品就不要投、不熟悉的产品就不要投、收益明显偏离正常值的产品不要投。

4. 资产的高收益、高流动性、低风险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不要把所有资产都押宝在同一类产品上,做好最基本的资产配置工作。

5. 闭着眼睛随便买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再会有金融机构为高收益产品背后的风险买单。

总之,在往后的日子里,每一个投资者都要审时度势,武装自己,理性判断。

只有那些清楚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同时能够做出理性投资决策的人,才能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收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zimeiti/whbg/27158.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