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胶 有望维持偏强格局

  尽管需求端将迎来季节性淡季,但产胶国减产预期增强、我国产区迎来停割季,加之国内全乳胶和标胶产出偏少,所以预计沪胶走势仍偏强。

  尽管需求端将迎来季节性淡季,但产胶国减产预期增强、我国产区迎来停割季,加之国内全乳胶和标胶产出偏少,所以预计沪胶走势仍偏强。

  随着胶市供需利多数据逐渐兑现,上周沪胶期货2001合约呈现涨势减弱的特征,期价在12200元/吨一线遇阻回落,重新走低至12000元/吨下方。虽然短期胶价上涨受阻明显,但笔者认为目前胶市基本面依然偏乐观,供应端趋紧优势仍在,后市沪胶料维持偏强姿态运行。

  东南亚产胶国相继减产

  今年以来,东南亚天胶主产国相继遭到真菌性疾病的侵害。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ITRC)最新报告显示,由于上半年印尼有38.2万公顷的橡胶种植园受到真菌疾病的影响,预计会导致今年印尼橡胶出口预期下滑高达54万吨。与此同时,下半年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的那拉提瓦府也遭遇真菌性病毒的侵袭,预计至少有5万公顷种植园受到影响。综合上述三国的受损情况,ITRC认为,今年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预估会减少80万吨。

  除了东南亚产胶国陷入减产困境增强胶市供应端偏紧优势外,国内云南和海南即将迎来季节性停割期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这种优势。一般而言,每年的11月底左右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园会迎来停割期,随后12月中旬开始海南岛橡胶种植园落叶增多,也会步入停割期。换言之,后市国内橡胶树胶水产出会越来越少,加工厂收胶困难,供应趋紧逐渐明显。

  海南全乳胶产出量偏少

  近期,笔者考察了海南当地较大的橡胶加工厂。据该厂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近些年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带动,乳胶枕和乳胶床垫的需求显著增加,导致今年浓缩乳胶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所以行业内多数橡胶加工厂都热衷于做浓缩乳胶,不怎么生产全乳胶和标胶。数据显示,目前浓缩乳胶比全乳胶价格高出2000元/吨左右,60%含量的浓缩乳胶报价在8000元/吨左右。由此预计,该厂今年产出浓缩乳胶和胶清胶(浓缩乳胶的副产品)3.3万吨,叠加全乳胶和标胶的加工量0.4万吨,加工厂年产量或在3.7万吨左右。通过比价可以看出,国内全乳胶和标胶产出量偏少。

  割胶机的成本优势不强

  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推广与运用,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橡胶产业也出现了割胶神器――割胶机。此次调研,笔者还考察了海南当地的橡胶种植园,作为试验田,目前仅有少量的橡胶树绑上了割胶机。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割胶机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预计第三代成本会降至200―300元/台。

  海南的橡胶种植园后市会不会大规模推广使用割胶机?笔者认为,短期内属于试验阶段,尚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割胶。从成本角度来看,即使第三代割胶机成本降至200元/台,1亩地(33棵橡胶树)需要消耗成本6600元,30亩地(一个成熟割胶工的工作量)需要消耗19.8万元,而一个成熟割胶工的工资在2500―3000元/月,一年的用工成本在3万―3.6万元。如果用自动割胶机取代人工割胶,5.5年以后自动割胶机才具备成本优势(在不考虑割胶机日常维护成本的前提下,只考虑初始投入成本)。目前使用割胶机只是出于对劳动力资源紧张的考虑,因为割胶工作非常辛苦,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胶园割胶主要年龄段在45―60岁,劳动力后继乏力,所以目前割胶工作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割胶机只是作为劳动力的补充,而全面取代人工割胶或需要10年左右的发展期。

  综合来看,产胶国减产预期增强以及国内产区迎来停割季,有利于强化胶市供应端的偏紧优势,同时国内浓缩乳胶经济优势很好,导致全乳胶和标胶产出偏少,叠加割胶机成本优势不强,难以降低割胶成本,预计胶价有望维持偏强整理走势。

  (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qihuo/35185.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