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期货交易谁是主角?90后逐渐崛起 00后不容小觑

  立冬后的第一天清晨,7点左右,大连的地平线还笼罩在一片明亮、柔和的黄色光晕里。第十三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第六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颁奖典礼会场大多都还是工作人员,一名少年就来到会议报到处领参会证。

  立冬后的第一天清晨,7点左右,大连的地平线还笼罩在一片明亮、柔和的黄色光晕里。第十三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第六届全球衍生品实盘交易大赛颁奖典礼会场大多都还是工作人员,一名少年就来到会议报到处领参会证。

  问他怎么来的这样早,他有些腼腆的说:“我们学校离会场比较远,怕来晚了。早上5点就起来,坐了两个小时的车过来。”记者和他谈了一会儿了解到,他叫小吴,是大连财经学院大三的学生,今年刚刚20岁。他说,想过来听听,期货交易有实力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上学期他参加了“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接触期货以后,他觉得学习和做期货交易都很有意思。从看别人怎么操作,到自己逐步上手,一点点的接触和积累下来,很有成就感。这期间,他过活动培训和自己在网上搜索学到了一些关于期货的基础知识,还在学习群里培训老师的指导下,考了期货从业资格,开始做模拟交易。模拟盘账户亏钱时候就会总结经验,不断改变和尝试。

  实际上,近几年来国内期货市场像他这样对期货交易和实盘大赛有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80后90后逐步加入了期货交易员的主力大军,为期货交易群体输送者年轻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

  CME集团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柯睿慈在和记者聊天时也提到,从个人感受来讲,觉得这几年对中国交易人群最深的印象就是“energy”(充满活力的)。他觉得在参与实盘大赛颁奖典礼的这几年,在颁奖典礼上看到的年轻面孔确实越来越多。而且,参与实盘赛和期货市场交易的人群不再局限于从北、上、杭、深这类一线城市,很多中小城市的投资者和机构也开始对期货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参与。

  在90后交易者吴伟淼看来,期货市场参与者年轻化其实很自然。“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大家获取期货相关知识非常方便。很多大学都有金融、甚至期货专业,现在有些学生大学里都已经开始接触期货知识和期货市场。”他说:“而且,现在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以前也变好了,有一部分小钱可以进入市场小试。我身边90后交易员是挺多的,而且还碰到过00后交易员。”他说。

  期货交易人群专业化提升

  吴伟淼告诉记者,从他接触的交易员看,现在的年轻群体很多都是有一定知识的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逻辑能力也会相对比较好。“以后的市场群体将会变得越来越专业。”他认为:“像很早以前什么也不懂就进入市场的人会越来越少,市场整体的专业化程度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未来市场的波动估计也会发生一些改变。”

  “其实商品市场总体这几年都在逐步趋于理性。”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陆文奇也向记者提到,实际上,现今国内的买方市场专业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他看来,做商品期货交易的难度其实超过做股票。我们平时也会发现,做期货也能做股票的人很多,但是从做股票到做期货的人却很少。商品界“大佬”常有,股票界却很少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陆文奇表示,近几年国内期货市场投资者中,要做到稳定高水平、高盈利交易,很少只靠拼运气就能实现。成就一个好的交易员,必然是框架、格局和技术方面整体都达到一定高度。其实,国内商品市场中真正的“大佬”,无论他们的起步是从哪里,他们的拼搏精神,这种程度在海外都很少能看到。

  “投研分析体系以及知识涉猎范围和深度、对于产业了解的深入程度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交易者整体的交易水平。”陆文奇表示,目前的市场中,只有对知识、技术、实践达到融会贯通,同时保持良好的交易心态,才有机会成为商品届的“大佬”。专业化已经是国内商品期货交易员中的新趋势。

  交易所为人才培育提供“养分”

  实际上,境内外交易所在近几年持续推进大量投教活动,校园也成为各个交易所投教活动的重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除了小吴同学参加的“郑商所杯”大学生模拟交易大赛,郑商所还推出了“期货知识进校园”项目,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应用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投资风险意识及理财能力。 同时,也提高学生风险控制意识,满足高校教学需求,培育一批熟悉商品期货市场的储备人才。

  “我们深知,衍生品市场功能的不断提升,孕育着更多的机遇,存在更广泛的、系统性的投资机会。只有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高水平交易者,才能具备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更成熟的投资理念,才能更好的把握住市场发展的脉搏,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开放和进步,进而提升整个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玉飞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也正是基于此,多年来大商所始终将投资者教育、期货人才培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大商所启动高校期货人才培育项目也已经有三年,很多高校此前在课程设置上从未涉及期货领域,正是借助大交易所期货人才培育项目的机会,开始与期货亲密接触。无论本科还是硕士项目学生反响都十分积极,相当多的高校学生都因为参与项目开始对期货行业产生很大兴趣。项目培养近万名学生,对推动衍生品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对衍生品市场的正确认识起到积极作用。

  据介绍,芝商所的投教活动也并不仅限于与期货交易相关的人员或企业,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芝商所还通过全球大学交易挑战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甚至我们还有一些美国的课程针对的是中小学生,帮助他们理解衍生工具对经济所做出的贡献”。柯睿慈补充道。“赞助期货日报的实盘交易大赛,其实也是一种支持和促进中国投资者教育方式,意在提升中国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必要性的认识”。

  芝商所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投教活动,在现在和未来的中国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使其在之后的资本运作中会有意识的考虑到未来可能要面临的风险,并利用相关衍生品产品对其进行一定的管理。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redian/qihuo/31790.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