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丨贸易争端下的纺织企业应对

尽管短期内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纺织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可控,但仍要密切关注美国加征关税对纺织产业转移的潜在影响。

纺织行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额为3001.2亿美元,其中出口为2745亿美元,进口为256.2亿美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488.8亿美元,约占全国贸易顺差的58.9%。

2018年7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其中涉及全部种类的纺织纱线、织物、产业用制成品,以及部分家用纺织品和纺织机械。9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将于9月24日开始对上述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提高至25%。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鉴于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配套能力与产业链条的完整度,当前中美贸易争端不会对我国纺织行业带来直接、重大的破坏,要对中国纺织企业发展保有信心,但是也不能忽视中美贸易争端持续升级带来的潜在威胁。在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的风向标下,国内众多纺织企业正加速推进战略调整,从拓展外部市场到提升内部管理,厉兵秣马,不敢掉以轻心。

纺织行业迎考

一直以来,欧盟、美国、东盟、日本是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美国是排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第一位的单一国别市场。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477.1 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总出口金额的17.4%。针对7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孙淮滨表示:“从清单内容来看,纺织行业被加征关税的对象主要是生产资料型的产品,大部分家纺与服装等与消费者直接挂钩的终端产品没有出现在清单中。前者涉及的项目达900余个,2017年该部分产品的对美出口金额约为41.5亿美元”。在孙淮滨看来,上述41.5亿美元的规模仅占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对美出口总额的8.7%,在2017年我国纺织行业总出口中的占比更是不到2%,因此,美国2000亿美元征税清单的落地,对我国纺织行业的整体出口规模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创立于1993年的迪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迪尚”),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多元化服装企业集团,其经营领域涉及服装进出口、服装生产等板块。迪尚总经理朱立华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目前美国对纺织行业加征关税的产品清单尚未涉及到服装成品,对于主业是服装成衣的迪尚来说,暂时受影响不大。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鲁泰纺织”)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经营色织面料的生产商和品牌衬衫制造商,拥有从棉花育种与种植到纺织、染整、制衣生产,直至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鲁泰纺织财务部经理张克明告诉记者,鲁泰纺织的主要产品为服用色织面料与衬衣,而此次美国加征关税,虽然涉及了部分纺织产品,但并未涉及服装及与服装相关的纺织品,因此对公司的业务并未产生影响。他认为,从整个纺织行业看,此次美国加征关税尽管影响的企业数量较多,但总金额较小,因此不会对我国的纺织行业带来显著影响。

除了美方的关税政策外,我国所采取的反制措施同样是纺织行业所关注的问题。此前,我国对从美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的反制措施中包括了对34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加征25%的关税,这里面就包括与纺织业相关的未梳棉花和棉短绒。目前从美国进口的棉花配额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加工贸易配额,这类进口免税;另一种是一般贸易配额,此次关税调整之后这类配额关税从1%上涨到26%。张克明表示,由于鲁泰纺织主要是以加工贸易配额的形式进口棉花,所以加征关税对鲁泰纺织没有直接影响。但他也表示,一般贸易配额棉花进口关税提升可能会出现企业购买美棉成本较以往提升的情况,还会引起国内棉花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这会对一些公司产生经营压力。

在孙淮滨看来,当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确保高等级棉花的稳定供应。“虽然我国目前的非棉纤维生产快速增长,但非棉纤维毕竟无法替代棉花。”孙淮滨分析道,“而在高等级棉花方面,美国是主要的供应商,我国2017年对美棉的年进口量约在50万吨。”他认为,保证高等级棉的稳定供应,对国内纺织行业的长远、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原因在于,目前东南亚国家的工厂还是以生产中低档的文化衫、T恤衫等产品为主,因此国内工厂如果要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抓住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就需要生产高品质的服装或面料,而保障高品质原料的稳定供应则是实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

针对美棉进口成本提高可能给纺织行业带来的影响,孙淮滨建议,从现在起就做好准备,加大对包括澳棉等在内的高等级棉花的进口和储备,以弥补国内可能出现的高等级棉供应缺口。与之相应,国家相关部门应适当提高棉花进口配额,并在配额的分配上向生产型企业倾斜。他还建议,“在扩大高等级棉进口的同时,通过轮入、调整进口配额发放节奏等方式,兼顾国内新疆棉的销售,尽可能实现棉花供求的总体平衡”。

7月6日,在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的第一时间,中国对美国产品实施的340亿美元关税也随之生效。截至发稿之际,根据张克明的介绍,国内新疆棉整体供给稳定,加之市场需求也比较平稳,近期国内市场棉花的现货和期货价格还略微有所回落。

企业防患于未然

尽管短期内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纺织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可控,但孙淮滨同时也认为,要密切关注美国加征关税对纺织产业转移的潜在影响。他指出,过去,服装出口一般占到纺织行业对外出口的70%左右;近年来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开始将服装厂迁往东南亚等国,但由于这些国家本身的产业链配套水平较低,因此需要从中国大量地进口原料、辅料,从而带来了国内纺织半成品出口的快速增长。“这种变化体现在出口结构上,就是服装出口占比不断下降,而纺织中间产品出口不断上升。”孙淮滨说,“随着2000亿美元的征税清单落地,纺织品的出口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可能会加快纺织品企业的产能跨境转移,从而加快我国整个纺织产业的对外转移进程。”

朱立华也担心,如果中美贸易争端继续升级,服装行业可能也会面临加征关税的风险。目前,迪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约占集团业务总规模的20%,如果美国对服装加征关税,即使考虑集团在海外设有生产基地,预计也会影响公司业务的10%左右,这也不算是个小数字。另一方面,贸易争端持续升级还可能导致对中国出口美国货物的检查条件更为苛刻,这也会间接影响在美业务的开展。他认为,一旦美国对中国出口服装增加关税,整个行业势必会进行新一轮洗牌。在这一过程中,竞争力弱的、企业规模小的、经营管理能力弱的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会有一批企业倒闭;但与此同时,也会倒逼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向自主设计发展、向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的科技转型、提质增效。

朱立华告诉记者,针对当前市场格局的变化,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对策,并拟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应对。

一是多接其他国家的订单,更加谨慎地接美国的订单。目前,迪尚在欧盟和日本市场的业务,占集团总业务量的60%,而新兴市场的中东欧、南美洲国家在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动荡之后,预计也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公司今后将加大对欧盟、日本以及新兴市场的拓展力度。所谓谨慎对待美国市场订单,主要还是担忧未来贸易争端可能会伤及服装,不可在美国市场过于主动。若美国对中国服装加税,公司的对策是,将大数量的订单加快转移到东南亚工厂。而小数量且暂时无法转移的订单,公司因为议价能力较强,影响也会较小。朱立华表示,公司今后在接单、贸易合作时会审慎运作,注意控制风险。

二是将对美业务尽快向东南亚转移。“我们公司8年前就在东南亚布局和建设生产基地,这为在贸易争端下与美国市场的合作预留了空间。”朱立华介绍说。东南亚一直是迪尚关注的重点区域。在迪尚全球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生产基地往东南亚转移是一个重要策略,同时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目前迪尚在柬埔寨、缅甸、孟加拉都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和加工基地,并正在缅甸兴建服装工业园。中美贸易争端势必会进一步带动东南亚产品输美,所以公司会继续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订单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加速产业转移。

三是集团会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条布局,进一步深耕管理,做好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迪尚长期专注于服装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与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创设计制造)供货业务;近年来,则着重研究科技创新和强化自主设计。公司实施的DDM(Digital Design Manufacture,数字化设计制造)已经趋于成熟、渐成规模,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接受和习惯3D数字化设计的服务模式;同时,ODM业务占比也超过95%。此外,公司在供应链整合集聚方面也在加快步伐,向平台化方向发展,面辅料资源集成平台正在建设中。“我们一直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公司将借此契机进一步完善自身供应链,做大做强。”朱立华表示。

张克明则表示,鲁泰纺织也是积极应对当前的外围环境变化,一方面,公司继续在内部实施“提质增效”战略,持续研究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不断提升效益;另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推进“全面国际化”战略,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进一步优化公司的生产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里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汇率波动双考验

纺织行业是对汇率高度敏感的行业。自2018年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调整,人民币走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纺织出口企业的压力。但不少进出口纺织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人民币走软大体上有利于出口,但实际操作中,企业的利润往往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它们更期望有一个整体相对稳定的汇率环境。

具体而言,人民币走软对出口纺织企业利润的影响,主要是有利于已经签订的在手订单,而对于尚未签订的订单,纺织企业则往往会面临来自对方的议价压力,有时为了赢得订单,企业可能不得不因为汇率的变化而调整价格。特别是在汇率走势快速转换的环境中,企业会在生产经营的安排上面临更大的挑战。加之,出口企业可能采购的上游产品是来自进口,那么人民币走软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可能会因为进口原料而被抵消。此外,对于那些在海外进行产能布局的纺织企业而言,由于往往会拥有美元资产敞口或美元负债敞口,因此人民币的走软会对其整体业绩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对于在拥有海外美元资产敞口的纺织企业来说,人民币贬值这些企业会获得汇兑收益,而若是企业在海外也有美元负债敞口,人民币贬值这些企业也会有一定的汇兑损失。汇率波动对当前参与全球化运营的纺织企业来说,其影响也是复杂的。无论人民币走强或者走软,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渐成常态,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管控意识,不断提高汇率风险管控能力,都是纺织企业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朱立华表示,作为一家大型纺织企业,迪尚长期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公司高层高度重视汇率风险。公司一方面积极把握宏观环境,及时把握政策动向,不断向业务部门传导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在汇率避险的实务操作层面,不断加强对银行套期保值产品的应用。“我一直跟我的同事强调,对于汇率的问题,一定要调整心态,做时间的朋友,不要想着从汇率波动中赚钱。在汇率走势双向波动下,依然可能会有汇兑损失;但长远来看,如果能坚持做好汇率风险管理,企业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朱立华说道。而另外一些企业则表示,过往企业曾经因为人民币的一时走低而心存“侥幸”,放弃远期结汇,以期搏得更大的汇兑收益,结果汇率走势转向,企业因此遭遇损失,通过这些教训,它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主动运用套期保值工具防范汇率风险。

自中美贸易争端爆发以来,各类声音层出不穷。纺织行业作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中流砥柱,是否会因贸易争端影响而陷入低迷,未来是否还会遭受美方关税政策的进一步打击,也备受市场关注。在孙淮滨看来,中国在纺织行业上的优势,并不会因为贸易争端的影响而被颠覆,未来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在纺织行业产业链的配套完整性、国内市场的广阔性等方面,具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纺织行业自WTO谈判以来,已历经多年风雨,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在不断提高,有很强的韧性。

“纺织行业并不会简单地因为外部环境的考验而丧失竞争力,要相信整个行业在多年发展中所形成的积淀,也要相信企业的智慧和应对能力。”孙淮滨表示。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前八个月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仍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2018年1—8月,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总额1814.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2%。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累计出口787.35亿美元,同比上升9.54%;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1026.65亿美元,同比下降0.35%。

本文来自中国外汇投稿,不代表外汇查查(fx220.com)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220.com/news/941.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